2012年12月16日中午,宁波江东区徐戎三村一幢六层民房突然倒塌,引发极大关注;宁波市各级政府立即展开针对全市范围内危旧房质量安全的排查行动,要求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不留死角;镇海区由建交局牵头成立了区级领导小组和专家组,负责对全区范围内的危旧房和居民投诉进行摸底排查,作为专家组成员,我负责澥浦镇区域旧房的第二轮排查(村、镇均指定有负责人和联络员,并对投诉和申请进行第一轮摸底和排查,然后根据需要,提请专家进行第二轮排查);自从上世纪80年代初参加工作开始,参与建造的房屋多数是单位的公房,或者是连片开发的住宅楼,对于木结构旧房和民居,涉及很少;危旧房排查过程,历时一个多月的所见所闻,让人顿生不少感叹,以下摘录部分供大家分享;
1、投诉“房子存在严重倾斜” 2012-12-21上午到澥浦镇排查的第一个项目是余严村商品房1#、2#、3#楼,商品房位于澥浦镇政府办公楼的东北侧,离镇政府不远,居民投诉的理由是“房子存在严重倾斜”;到现场不久,当居民知道我们是危旧房排查的,有7、8个人便不停向我们数落房子的质量问题和请求,我们则一边倾听,一边开始对房屋进行观测:3幢商品房沿街呈一字排列,分别建于1988~1991年间,为四层砖混住宅;地势相对较低(与北侧路面存在大于50厘米高差,台风或暴雨天易形成积水,居住户反映台风天积水可达30~50公分,底层住户的冬瓜会顺水漂走),楼梯间(内)等经积水泡过部位,粉刷层剥落,砖体外露,可见砖砌体砂浆强度低(部分用手可容易剥落)。居住户反映,房子沉降严重,住户投诉反映较强烈,其中最明显,也是住户判定房子存在严重倾斜的部位是:2号楼西山墙与3号楼东山墙之间有2米多的间隙,该间隙也是底层居民进出的通道,站在两山墙之间,抬头可明显感觉屋顶挑檐南侧比北侧挨得更近,在对两处山墙倾斜情况用线锤初步量测后,并未发现明显的倾斜,再用卷尺对两房子山墙间距一量测,问题出来了,山墙南、北间距相差整整30厘米,在向居民解释后,“房子存在严重倾斜”的警报解除。 2、接报“房子塌了” 2012年12月21日下午,在旧房排查过程中,接到湾塘村联络员的快报:有幢木结构的房子,在当天凌晨发生了坍塌,幸无人员受伤。接报后,我们立即赶往湾塘村,实地查看:坍塌的旧房为解放前旧木屋,三间并排,斜向坐东朝西,北间局部两层(带阁楼),南间与相邻两层木结构共用木柱,跨塌部位为南间屋盖前(西)进中部(一间屋盖的1/4部位);跨塌发生在21日晨3时左右,跨塌区域为租户吃饭间,当时无人。当地村、镇政府接报后,比较重视,镇、村主要领导亲临现场,开专题会,对事件作了妥善处理; 其实,从多天排查情况看,解放前旧木屋在农村还有相当数量,只要是本地原居民居住,多数保存完好;但用于出租的,由于租户使用、养护不当,旧房的安全风险会快速明显加大,成为最突出的安全隐患; 3、“百年大计,质量第一”有感 旧房排查过程,在乡村见到不少解放前旧木屋,部分旧房的房龄甚至超百年,由于用料扎实,做工考究和质量较高,房子不管从外观和实际使用,均比较好;如澥浦镇庙戴村牌门头319号旧房,虽然北端局部下沉明显,个别房梁因受潮变质需要支撑,房子整体木结构依然稳健,再使用个几十年,应该都没有问题。 我们造房子的,有句口号叫“百年大计,质量第一”,跟着喊了几十年,自己从来没有认真思考 过,这次旧房排查的所见所闻,让自己有所触动:造房子光有口号,显然不行;百年“大计”的基础首先是经济,然后才是设计和建造的标准和质量,有了经济保障的坚实基础,加上高标准、高质量的设计和建造,我们的房子才能真正做到百年不倒; 4、“我妈的房子是危房” 2013年1月7日、8日两天,由熟悉当地情况的人员带路,对炼-澥线以东的下山嘴、上山嘴、南厂、中厂、核心、滨海等自然村解放后至七十年代建造的旧房进行拉网式的排查;从排查过程了解到,解放前,炼-澥线以东还是海涂,解放后才陆续有当地和邻近的慈溪、余姚人迁入,逐步形成目前的自然村格局,自然村所建建筑物没有解放前的,房子随年代越久,建造标准和质量越差,当然也有极个别例外的; 8日下午排查过程,偶遇一村民,当得知是危旧房排查的,随口说了句“我妈的房子是危房”,当时大家并没有当真,查到该房时,才知道这话不是随口说出的;老妈妈住的房子应该为80年代后期建造,单间单层,砖瓦房,表观较新,东邻小路,西与相邻两层小楼间隔约50~60公分,房子的四个立面均可见明显开裂,裂缝宽最大超过10㎜;房屋整体向东(小路)倾斜(斜率大于1%),西立面离地面40~50公分高部位,有一条较长水平裂缝,裂缝上下口有错位感觉;是近期排查所见险情较为突出的房屋之一; 随着近些年的经济发展,炼-澥线以东的自然村建起了不少新房,放眼望去,你很少会留意那些镶嵌在新房间相对低矮的旧房;旧房绝大多数还在使用,多天的排查发现:低矮老旧房里居住的,绝大多数是上60岁年纪的老人,且多为独自居住;当时不解这些老人为什么不和子孙同住相邻的新房,问及原由,知情人笑笑说:自家的儿子成家后,往往由媳妇当了家,婆媳关系难以调和啊,不如独自居住来得清静……。“我妈的房子是危房”,道出了自家儿子的心声和无奈。 5、楼房的“心病” 从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乡村开始形成了一波楼房建设的高潮,红砖墙、预制孔板和机平瓦是建房必备的材料,有钱的加个阳台,做个外粉刷,或者采用干粘石做些点缀;与原来居住的砖木结构房相比,更加现代、更加实用,更加敞亮,住着也更加舒心;一晃30年过去,这些楼房渐渐从舒心,变成“闹心”:由于当初建造标准较低,砖墙空斗,砂浆用黄泥的比较普遍,不要说在墙上安装空调、油烟机有难度,钉牢个钉子也非常难,加上屋顶渗漏,结构局部开裂等,越住越感觉不安宁,拆除重建吧,费时费钱不说,审批手续都不好办…… 从多天的排查情况看,这些楼房的住户,多数心存担心和无奈,困扰他们最大的一个心病是:有谁知道,房子倒底还能安全使用几年? 其实,作为专家,通过这次排查事件,心里有不少房主同样的问题一直没有找到答案:无论城乡,八、九年代或更早建造的房屋,究竟还能安全使用多少年?我们居住的房子如果也倒了,怎么办?危旧房只能靠它自觉倒下吗?我们的祖宗用砖、木建造房子,整体跨塌的情况极少,即便整体跨塌,生还的可能性相比现在的钢筋混凝土结构要大;社会进入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面对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越建越高的摩天大楼,对生命越来越重视的今天,城乡数量不小的危旧房,我们该如何对付? |